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如何彈出帥氣、糾結的「去根音屬七和弦」?

如何彈出帥氣、糾結的「去根音屬七和弦」?

厭倦了過於乾淨、缺乏個性的基本屬七和弦了嗎?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在這篇文章,我會分享一個進階技巧,讓你的屬和弦變得更帥氣、更有張力!

⚠️ 注意:進階主題!

這篇文章討論的是相對進階的話題。我建議你先熟悉「副屬和弦」以及「屬和弦變化音」的概念,再來學習這個技巧喔!不確定自己熟不熟的話,可以先看看以下幾篇文章。

我們直接來看這個簡短的鋼琴獨奏例子,先來聽一遍再說好了:

在這個五小節的鋼琴片段中,包含了許多進階技巧,像是加二和弦、副屬和弦和借用和弦。

片段中的進階技巧
片段中的進階技巧

乾淨的屬七和弦

但今天我們只專注在三個屬七和弦上:第一小節的 E7、第二小節的 C7,以及第四小節的 G7(#9)。再聽一次,然後特別注意這三個屬七和弦的聲音:

專注在屬七和弦,再聽一次
專注在屬七和弦,再聽一次

觀察這三個屬七和弦,你會發現:

  • 第一和第二小節的 E7 和 C7,都是「純淨、沒有添加物」的屬七和弦。也就是 E7 裡面只有 E G# B D,C7 裡面只有 C E G Bb
  • 第四小節的 G7 之所以加上 #9 音,是因為這個例子的旋律 Bb(或 A#)剛好就是 #9 音,所以 G7 只能配合這個旋律需求。

疊加三和弦的 Upper Structure 技巧

在之前的《Upper Structure:讓你的屬七和弦瞬間升級!》文章中,我提過一個讓屬七和弦變得更酷炫的方法:在一個省略五度音的屬七和弦上面,疊加另一個三和弦。讓我們在這三個屬七和弦上實際應用這個技巧:

Upper Structure 技巧
Upper Structure 技巧

  • 在 E7 上面放 C 和弦(譜例左):下層的 E G# D 是省略五度音的 E7 和弦,上層 G C E 的部分是 C 和弦,最高音的 E 剛好就是主旋律。
  • 在 C7 上面放 F#m 和弦(譜例中):下層 C E Bb 是一般省略五度音的 C7,上層我給它疊一個 F#m 和弦 C# F# A,而最上面的 C 是本來的旋律所以我就不動它。
  • 在 G7 上面放 Eb 和弦(譜例右):下層的 G F B 是正常的 G7,上面我疊上 Eb 大三和弦 Eb G Bb,主旋律剛好就是最上面這個 Bb

你可能會問:「啊我怎麼會知道應該在哪個屬七和弦上疊加什麼三和弦?」答案是——你當然不會知道!但是你可以每一種都亂疊試試看,直到找到喜歡的聲音為止。

我們來把這三個新的、帶有「上層結構」的複雜屬七和弦放回原本的旋律當中彈看看。除了這三個屬七和弦之外,其他的地方我還有做一些些不太重要的小修改,但它們不是重點,所以還是注意聽這三個屬和弦的效果就好:

專注在屬七和弦(藍底色處)
專注在屬七和弦(藍底色處)

進階技巧:去除根音的複雜屬和弦

這樣已經變糾結很多了對不對?但我還要介紹一個你可能很少使用,但是超級有效、可以變得更糾結的方法:把屬七和弦的最低音(根音)拿掉。

剛才的三個複雜屬七和弦,去除根音
剛才的三個複雜屬七和弦,去除根音

  • E7 + C:去除根音 E,剩下 G# D G C E
  • C7 + F#m:去除根音 C,剩下 E Bb C# F# A C
  • G7 + Eb:去除根音 G,剩下 F B Eb G Bb

這樣做會製造出一種「漂浮在空中、摸不到地板」的感覺,讓和弦聽起來更加糾結、更有張力。這種技巧偶爾使用會帶來非常酷的效果。

讓我們來試試看,三個地方都用這種去掉根音的 Upper Structure 屬和弦:

去除根音的 Upper Structure 屬和弦(藍底色處)
去除根音的 Upper Structure 屬和弦(藍底色處)

額外技巧:半音移動

最後再分享一個額外的技巧:你可以把同樣的和弦結構,移高或移低半音,然後連續使用。

別管太多和弦功能的事情,聽起來帥就好了!
別管太多和弦功能的事情,聽起來帥就好了!

  • 在以上譜例,E7 最下面的四個音是 G# D G C。(藍底)
  • 我把整個結構移低半音變成 G Db F# B 配在下一個旋律音下面。(紅底)
  • 再移低半音變成 F# C F Bb,配在再下一個旋律音下面。(綠底)

當你這樣子操作時,不需要考慮太多和弦功能、理論等等的事情,我們的目的只是要讓它有很糾結、很複雜的感覺,聽起來帥就好了!

一定要去彈彈看!

一定要實際到樂器上彈奏本文的譜例,實際感受這些和聲的效果喔!如果你覺得今天的話題已經太難、看不懂的話,請回去看好和弦頻道之前的影片文章,循序漸進地學習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