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母帶後製(mastering)是什麼?跟混音(mixing)有什麼不一樣?

母帶後製(mastering)是什麼?跟混音(mixing)有什麼不一樣?

據說有個會做母帶後製的 AI 機器人,我可以做得比它好聽嗎?

      

今天我們要來一場人類和機器的音樂後製大對決,究竟我的音樂後製工作會不會被 AI 機器人搶走呢?

感謝乾爹! 🙏

本文是由「LANDR」贊助,你一定不知道 LANDR 是什麼對不對?我等下再跟你說喔!

我在看我的學生作品,或是我的頻道會員作品的時候常常發現,就是很多人歌其實寫得很好,他們的演奏也不錯,可是最後發出來到 YouTube 的成品就是聲音不太好,這個多半就是因為他們的後製跟混音技術不太好。

Mixing & Mastering

我想跟你解釋一下,其實曲子在演完、錄完之後,還有兩個所謂叫做「後製」的階段:一個叫做「mixing」,另外一個叫做「mastering」。

  • Mixing 叫做「混音」,是把很多很多不同樂器各自的聲音,全部混在一起變成一個檔案。
  • Mastering 叫做「母帶後製」,是拿混音好的檔案再作調整,變成最終發行的版本。

混音(mixing)和母帶後製(mastering)
混音(mixing)和母帶後製(mastering)

你可能會想,混音好的檔案不就是直接上傳就好了?它不就是最終版本了嗎?但是其實不是喔!在很傳統的這種唱片製作流程,混音跟母帶後製,常常都是由兩個不同的人,在兩個不同的工作室做的。

為什麼要分成兩個階段?

為什麼要這樣子阿?其實有很多原因啦!其中一個原因是,一個人的耳朵跟他工作室的監聽環境,一定會造成某些盲點。

例如說,現在我這個人在現在這個工作室工作,我的監聽喇叭也許有某些頻率,或是有某些現象是讓我聽不到的;而且一個曲子,如果是我自己作曲、自己演奏、自己錄音、再自己混音、最後我還要自己母帶後製的話,其實我早就聽習慣聽到麻痺了,就算有問題可能到最後我也聽不太出來。

那在最後發行成品之前,如果你可以找到一個新的、完全沒有聽過你這首曲子的人,用一個全新的耳朵去第一次聽你這首曲子,一定就可以比較客觀的找出你這個曲子的問題,然後加以修正。

那剛才說的都還是單曲的情況喔,如果是整張專輯,有很多首歌,每一首歌還是不同的混音師做的話,你還是會需要一個最後的人,去把不同混音師混出來的每首單曲,調整成比較一致的狀態,讓它變成聽起來像是一張專輯的樣子。

那如果做音樂的人不夠有經驗的話,有時候最後上傳輸出的那個檔案,完全聲音不對,例如說檔案太大聲、太小聲,或是頻率失衡之類的,可能都不會察覺到。

(有預算的話)你應該找別人做母帶後製

那關於混音跟母帶後製,我會建議,如果你是做音樂的人,然後你自己就會混音的話,那我建議你還是自己混音比較好。因為混音算是一個比較藝術性的工作,混音的過程中,你會做很多比較主觀的決定,那如果是寫曲子的人或是演奏家自己來混音的話,可能會比較接近音樂家們的要求吧。

但是如果你有多的預算的話,那我非常非常推薦你找另外一個人來幫你做母帶後製。

以我自己來說,我覺得我自己已經算是比較有經驗一點點的了,我也知道怎麼樣用別人的參考音樂,或是用各種不同的設備去交叉檢查我的母帶;所以我覺得我自己做母帶後製的功力應該還行啦,應該跟專門在做母帶後製的工程師不會差到太遠。

但是話雖這樣子說,如果我有預算可以讓我的每首曲子,都請一個專門的母帶後製工程師來幫我做的話,那我的音樂一定會聽起來聲音更好。

沒錢請人類的話,就用 AI 吧

但是你知道,找人類的母帶後製工程師很貴,一首歌沒有兩、三千台幣起跳的話是不可能的。假如說你只是平常發個 YouTube Cover 或是做個 Podcast,你哪有錢每一個影片都花兩三千塊去找人家做?

那這就是我們的贊助商 LANDR 出馬的時候了!用一句話解釋的話,LANDR 就是一個「AI 母帶後製工程師」,而且是蠻厲害的那種。

使用 LANDR 的方式,就是把你已經混音好的檔案上傳上去,跟它說你想要聽起來大概是怎麼樣,然後它就會自動幫你產生可以直接拿去發行的成品。

謝謝乾爹 LANDR!
謝謝乾爹 LANDR!

我會說,如果你不是特別有混音或母帶後製經驗的音樂人,你把你的檔案檔案丟給 LANDR,讓它的 AI 機器人自動處理,大概有 99.9% 的機會,它會做得比你還要好聽。

可是,我自認我自己還算是滿有混音跟母帶後製經驗的音樂人,那可以做得比 LANDR 的 AI 機器人好聽嗎?那我們接下來就來比一比,來一場 AI 跟人類的音樂後製大對決吧!

我在母帶後製時做了什麼?

在影片的 4:28 處,我拿了《12mini 主題曲》當做示範音樂,來解釋我在母帶後製的時候做了什麼。

Ozone 是一個常見的母帶後製工具
Ozone 是一個常見的母帶後製工具

  • 我放了一個「EQ」,把中高頻調大了一點點,最低頻調小了一點點。
  • 我用 iZotope Ozone 的「Low end focus」增加了低音的對比。
  • 我用「Exciter」加入了一點點微微的、很微小很微小的破音,讓它聽起來可以更爽。
  • 然後用「Imager」把中高頻的立體聲寬度,就是左右耳的差距把它調更大一點點,所以聲音比較不會擠在中間,而是比較散開到旁邊的感覺。
  • 然後我用「動態 EQ」,把幾個我覺得不喜歡的頻率減小一點點。
  • 後面我加了一個「磁帶模擬器」;沒有為什麼,就是我喜歡「磁帶模擬器」,再增加一點點破音。
  • 我再用「Master Rebalance」把我的人聲稍微再拉出來一點點、清楚一點點。
  • 最後用「Limiter」,把音量整個拉起來。

以上就是我這首歌母帶後製時用的東西,你會覺得手續很複雜嗎?可是有的時候就是這麼複雜耶。

在影片的 6:54 處,我播放了處理前跟處理後的效果讓你比較。

LANDR 的全自動母帶後製

示範過了人類(也就是我)的母帶後製流程之後,我們來看看 LANDR 的 AI 全自動的母帶後製。

使用 LANDR 真的非常非常簡單,你就是到 LANDR,然後把你的檔案拉進去,上傳之後給它一點點時間處理,幾分鐘之後,你就可以試聽它幫你母帶後製好的其中一段。

LANDR 的操作介面
LANDR 的操作介面

用下面的「Original ↔ Master」開關來切換原始版本和母帶後製後的版本。

下面有一個「Volume Match」選項,記得要勾喔!這樣它才會把兩個版本的音量調成一樣,來回比較才有意義。

你可以選後製的風格:Open 就是整個會聽起來亮一點,Balanced 是中等,Warm 就是整個聽起來會比較暖一點點、悶一點點。

Loudness 選項指得是音量大小,通常我喜歡選 Low,因為我不喜歡我的母帶太大聲,這樣可以保留多一點動態範圍。

我跟 LANDR 的對決

在影片的 10:15(直接按以下影片播放即可),我播放了兩個版本(A 版和 B 版),其中一個是我做的,另外一個是 AI 做的,那你可以聽聽看你比較喜歡哪一個版本。(答案在影片的最後面,13:49 處)

不管你是比較喜歡 A 版,還是比較喜歡 B 版,我覺得這兩個版本的任何一個要直接拿去發行,例如說上傳到 YouTube 或是 Spotify,應該都是完全沒有問題、完全 OK 的。所以這也就證明,LANDR 的 AI 全自動的母帶後製系統,至少跟人類的水準是類似的。

想要在自己的音樂上試試看嗎?

如果你也想要試試看 LANDR 的全自動 AI 母帶後製,看看它可以把你的音樂變得多好聽的話,你可以用下面這個連結:

https://get.landr.com/wiwi-mastering

這個連結是完全不用註冊、不用登入,就可以上傳檔案試用、試聽的喔!上傳你已經混音好的檔案,就可以聽到 LANDR 幫你母帶後製的效果了。

那如果你很喜歡它的母帶後製處理出來的感覺的話,你可以再付費去購買全曲,它有單曲購買的方案,也有月訂閱制和年訂閱制都有(小心不要選錯阿)。價格比你自己買外掛程式自己弄,或是找專業的母帶後製工程師處理,都便宜得多。

如果你是買它的 LANDR Studio 訂閱制方案,只要用這個連結過去訂閱就可以直接折扣 50 美金喔,超划算的阿對不對!跟好和弦的家庭號大包裝一樣划算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