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分析、改編喜歡的歌曲,卻因為音感不夠好而無法辨識出正確的和弦嗎?
在這篇文章,我將介紹三種從最人工到最自動化的方法,讓你即使沒有很好的音感,也能成功抓出歌曲中的和弦。無論你是喜歡親自動手還是想借助科技之力,都能找到適合你的和弦辨識方式。
我只有「木耳」怎麼辦?
許多音感還未開發的初學者,會自稱擁有一雙聽不出音高的「木耳」;這是一個很常見的迷思,但其實所謂的「木耳」並不存在。
除非你是真的有聽力方面的疾病,不然絕大部份人的耳朵都是可以聽出音高的;不信的話,我接下來彈兩個音,你能聽出它們的音高差異嗎?
如果你可以聽得出這兩個音不一樣高,恭喜你,你的耳朵不是木耳!問題不在於你的耳朵,而是在於耳朵把訊號送到大腦之後,你的大腦「不記得」這個音高是哪個音而已。所以你有的不是「木耳」,是「木腦」。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音樂人——不論是演奏樂器、唱歌,編曲或作曲——聽力訓練一定是逃不掉的。以我自己為例,我並不是生下來就帶著金耳朵;我能有現在的音感,是因為我已經彈鋼琴快要 35 年,加上我在學生時期接受了超過 10 年密集的音感訓練課程,並且額外花很多時間練習才達成的。我之前也有做過影片教你如何自己在家裡訓練音感,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但如果你目前的音感就是還沒訓練到這麼好,但是今天就急需抓出歌曲裡的和弦,該怎麼辦呢?還是有辦法的,繼續往下閱讀吧!
必備工具
先來聊聊工具。如果音感不是很好的話,你勢必會很需要各種工具的幫忙,所以應該要準備什麼工具呢:
- 鋼琴或電子鍵盤:抓歌的時候,會常常需要用鍵盤來核對音準。如果沒有鍵盤樂器的話,其他樂器也是可以啦,但要確定你有把音調準就是了。
- 專業的音樂播放器:不要直接用 YouTube 的網頁播放器來抓歌!你需要一個能夠快速跳到任何一段、循環播放選定段落、調整速度、甚至還可以加效果器的音樂播放器。你可以使用任何一款專業編曲軟體(DAW),或者使用專門的音樂分析工具,像是接下來將提到的自由軟體 Sonic Visualiser。
- 高品質的耳機或喇叭:這一點看起來好像是基本常識,但是我看過太多初學者嘗試用筆電的內建喇叭來抓歌,甚至是混音和編曲,然後抱怨為什麼低頻部份已經調到最大聲了卻還是完全聽不見。
最人工的方法:手動核對法
這是最傳統但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對於音感訓練也最有幫助。
對於音感不好的人來說,核心策略其實很簡單:一邊播放音樂,同時彈鋼琴核對,逐步確認和弦的三度、五度和七度音為何。
在大部分的流行和爵士音樂當中,最常見的四種和弦性質可能是:
- 大和弦(major)
- 小和弦(minor)
- 屬和弦(dominant)
- sus 類和弦(如 sus4、7sus4、9sus 等)
我會說可能有 85% 以上的和弦都是這四種和弦,只要有辦法區分這四種和弦性質,你就可以抓出「大部分歌曲裡面的大部份的和弦」了。
和弦類型 | 三度音 | 五度音 | 七度音 |
---|---|---|---|
大和弦(Major) | 大三度 | 完全五度或沒有五度音 | 大七度或沒有七度音 |
小和弦(Minor) | 小三度 | 完全五度或沒有五度音 | 小七度或沒有七度音 |
屬和弦(Dominant) | 大三度 | 完全五度或沒有五度音 | 小七度 |
Sus 類和弦 | 沒有三度音,換成了四度 | 完全五度或沒有五度音 | 小七度或沒有七度音 |
抓和弦步驟
- 找出低音:一邊播放音樂,一邊彈鋼琴核對,找到最低的樂器(通常是貝斯)演奏的音。
- 確認低音上方的三度音:假設你找到了低音是
C
,那麼再找找看音樂中有沒有任何的三度音,也就是Eb
或E
。- 如果找到小三度(
Eb
) → 可能是小和弦 - 如果找到大三度(
E
) → 需進一步檢查七度 - 找不到三度音 → 檢查是否有四度音
F
(有的話,可能是 sus 和弦)
- 如果找到小三度(
- 根據三度狀態進一步分析:確定了三度音之後,再依照需要確認五度或七度音,就可以初步知道和弦性質了。
- 小三度:再測試五度,如果是減五度
Gb
則為減和弦,如果是完全五度G
或沒有五度音則為小和弦 - 大三度:檢查七度是大七度還是小七度
- 小七度(
Bb
) → 屬七和弦 - 大七度(
B
)或沒有七度音 → 大七和弦
- 小七度(
- 沒三度但有四度(
F
) → sus4 或 7sus4 和弦
- 小三度:再測試五度,如果是減五度
透過這個系統性的流程,即使沒有絕佳的音感,你也能大致辨識出大部分歌曲中的大部分和弦類型。而且這個方法也會逐步提升你的音感。
科技輔助法:頻譜分析圖
如果耳朵真的辨別不出音高,我們就要使用科技幫忙了!「頻譜分析圖」大概會是第一個你可以考慮使用的工具,它可以把聲音轉化為圖像,讓你直接「看見」音樂中的每個音符。
我最推薦的聲音分析軟體是 Sonic Visualiser,它是完全免費的自由軟體,功能強大而且容易使用,你可以到這個頁面下載它。
安裝好 Sonic Visualiser 之後,把想要分析的聲音檔案拖進去,你會看到它顯示了聲音檔案的波形。不過我們想要用的不是波形模式,而是頻譜分析圖模式。
按下功能表的「Layer」→「Add Melodic Range Spectrogram」→「All Channels Mixed」,就可以新增一個頻譜分析圖的圖層了(或者是直接按 Shift+M
也可以)。在頻譜分析圖中:
- 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音高
- 畫面上越亮的區域,表示該頻率的音量越大
- 如果覺得顯示太亮或太暗的話,用畫面右上方的「Scale」旁邊的轉鈕來調整亮度
- 「Window」是在設定音高辨識的解析度,數值越高音高辨識越精確(但會犧牲節奏準確度);預設值是 8192,我喜歡調高到 16384
接下來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滑鼠移到某一條黃黃亮亮的地方,然後它在右上角的「Bin Pitch」欄位,就會顯示出滑鼠所在位置的音高了。在上圖的例子,它顯示我滑鼠停留的位置音高為 F#3
。只要逐一確認當下的每一個音,就可以推論出當下的和弦了。
全自動法:和弦辨識外掛程式
連用頻譜分析圖對照都覺得麻煩嗎?那乾脆就讓電腦直接幫你把和弦代號寫好吧!Sonic Visualiser 有一個厲害的外掛程式叫做「Chordino」,它可以自動分析音樂,並且幫你標示整首歌的和弦代號。
Sonic Visualiser 的預設安裝包並不含外掛程式,所以你要到這個頁面去下載「Vamp Plugin Pack」這個外掛包並安裝好。
然後在 Sonic Visualiser 中載入音樂檔案,點選功能表裡的「Transform」→「Analysis by Category」→「Notes」→「Chordino: Chord Estimate」。它會跳出一個設定視窗,直接按「OK」使用預設設定就可以了。
然後等個幾秒,所有的和弦代號就神奇地全部寫好了!
當然 Chordino 的輸出不見得 100% 準確,尤其是在和弦變化太快或是和弦很奇怪的情況下。而且,如果每次都依賴 Chordino 的話,聽力是不會進步的。所以除非你真的很趕時間,不然我還是比較推薦你多使用前面說的人工比對法和頻譜分析圖,來培養自己的音感。
透過以上這三種方法的結合運用,即使沒有很好的音感,你也能準確抓出喜愛歌曲中的和弦,現在就去試試看吧!
延伸閱讀
- 這篇文章的影片舊版(WiwiVideo 連結)
- 測測看,你的耳朵幾歲了?
- 如何自己在家裡訓練音感?(WiwiVideo 連結)
喜歡這樣的文章嗎?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和影片對你有幫助,希望你可以藉由購買我的《鋼琴技巧急診室》和《即興幼幼班》課程、《古典加料站》伴奏音樂、實體書、大包裝、加入頻道會員,或至少在社群媒體分享這篇文章,以實際行動來幫助好和弦的持續運作。謝謝你!
不想錯過好和弦的最新作品和教學的話,請用 RSS(那是什麼?)訂閱好和弦,或是與好和弦透過 E-mail 保持聯絡。想要建議文章或影片主題的話,也歡迎直接寫信到 wiwikuan@fas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