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只用和弦就可以說故事的神曲!巴赫的《C 大調前奏曲》在寫什麼?

只用和弦就可以說故事的神曲!巴赫的《C 大調前奏曲》在寫什麼?

只靠和弦的變化,而完全不透過節奏跟旋律來達成音樂的表現,完全就是符合「好和弦 NiceChord」定義的一首曲子阿!

      

今天我們要繼續古典音樂分析的系列,來看一首「只用和弦就可以說故事」的曲子,那就是巴赫的平均律鍵盤曲集第一冊裡面的《C 大調前奏曲》。

今天我們要看的曲子是巴赫的平均律鍵盤曲集第一冊裡面的《C 大調前奏曲》,這一首曲子不只是非常有名,而且也非常特別。這首曲子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它的每一個小節的音型跟節奏都是一樣的,換句話說它是只靠和弦的變化,而完全不透過節奏跟旋律來達成音樂的表現,完全就是符合「好和弦 NiceChord」定義的一首曲子,上面的影片裡有全曲的示範演奏,歡迎你一邊播放影片,一邊配合文章使用喔!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聽完這個曲子,應該很容易就可以發現,除了最後靠近結尾的地方之外,它真的每一個小節的音型跟節奏都是一樣的,每一個小節都是「等等等等等等等等」這樣的音型重複兩次。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然後你看譜應該也有發現,它一定都是每一個小節換一次和弦,而且每一個和弦都是 5 個音的配置。例如說第一小節就是一個 C 和弦,配置成 C-E-G-C-E;那第二小節的話是一個 Dm7 和弦,配置成 C-D-A-D-F,依此類推。

因為整首曲子 有在變化的地方就只有和弦 而已,就我們今天要做的分析而言,音的節奏完全不重要,所以我們乾脆把節奏的資訊全部拿掉。我打了一份簡化的譜,把每個小節用到的音,直接用全音符寫成一個和弦,並且標上和弦代號,這樣子整首曲子發生的事情就更一目了然了。

完整簡化樂譜
完整簡化樂譜

第一部份:平靜的家

最前面四個小節,是一個 C 大調的 1-2-5-1 進行。從 C 和弦開始,經過 Dm7 和 G7,再回到完全一樣配置的 C 和弦。

這邊你可以注意的事情是,巴赫故意把中間的 Dm7 和 G7 寫成轉位和弦,讓這四個和弦的音域寫得非常相近。你看這四個和弦的最高音是 E-F-F-E,最低音是 C-C-B-C,都是在隔壁的音而已。

這個很明顯是刻意要寫成這樣子的,因為這個曲子才剛開始嘛,所以先來一個平靜一點的感覺。如果是用一般沒有轉位的 1-2-5-1 進行的話,最低音會變成 C-D-G-C,這樣子寫的話可能就感覺太活躍了不夠平靜。

平靜了四個小節之後,接下來就有一點點發展了,巴赫突然把音域拉寬再縮起來,然後再把音域拉寬再縮起來。因為一般來說,音變高的話就會有變強或是進一步的感覺嘛,所以你看這四個的高音是 A-D-G-C,一下子高一下子低,就有種一下想要進一下想要退的感覺。然後你也注意一下第六小節這邊,已經出現了 F# 這個音,這個同時也是在暗示我們現在已經在慢慢離開 C 大調。

更往後的三小節,出現了 Am7-D7-G,也就是 G 大調的 2-5-1 進行。而且注意這一次巴赫用的是非常正常,沒有轉位的 G 大調 2-5-1 進行,讓聽眾可以很明確知道我們現在結束在 G 大調。

看完最前面這 11 個小節,我們來複習一下到目前為止的劇情:

  • 前面 4 個小節是平靜的開始,我們的主角很平靜的住在 C 大調上面

  • 然後第 5 小節,主角發現了一個東西,欸?奇怪這是什麼?要不要過去看看呢?

  • 還是不要過去看好了。(第 6 小節)

  • 可是又還是很想過去看。(第 7 小節)

  • 但是還是不要過去看好了。(第 8 小節)

  • 第 9-11 小節,我們的主角決定先到 G 大調這邊休息一下。

第二部份:懷疑自己

第 12 小節的時候,是這首曲子第一次出現「減七和弦」。減七和弦一般來說會有一個緊張的感覺,我們也常常用它來象徵例如說想是死亡、驚嚇等等各種負面的感覺。

總之呢,第 12 小節出現了減七和弦,造成一個不舒服感;然後下一個小節,我們就把不舒服感解決掉;第 14 小節,又出現另一個減七和弦;後面我們又把它解決掉。

第 16 小節,巴赫突然把音域降到比較低,而且在低音區寫了一個 E-F 卡住不舒服的感覺。不過這個小小的卡住馬上就被解決掉了,後面三個小節接到一個很明確的 C 大調的 2-5-1 進行。而且注意第 18 小節的這個 G7,是這一首曲子第一次用這麼低的音,第一次突破低音域好像也會有一點點舒暢感,就有點像你在經濟艙裡面腿縮著坐太久,終於可以把腳伸直的感覺一樣。

image-20210507134846543
image-20210507134846543

總之呢,複習一下剛才這 8 小節的劇情:

  • 主角他懷疑自己,剛剛發現一個東西沒有過去看,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決定。(12)
  • 然後他想說算了,沒關係(13)
  • 可是他好像還是覺得不對,所以又懷疑自己(14)
  • 哎,還是算了,反正都過去了(15)
  • 但是他想著想著覺得心裡很悶(16)
  • 然後他心裡還是很悶(17)
  • 於是他伸了一個懶腰把腿伸直,(18)
  • 總算是比較舒暢了。(19)

第三部份:決心出發

接下來,第 20 小節第一次出現了 C7 和弦,以古典音樂的邏輯來說,出現了 C7 之後,大概就表示後面要接到 F 和弦或是 F 大調相關的東西了,所以果不其然,下一個小節就是 Fmaj7 和弦。

你要注意這首曲子從頭到這裡之前,都沒有出現過跟 F 大調有關的東西,所以這個可能是象徵,我們的主角經過了一連串的懷疑自己之後,決定往一個新的方向探險。

然後接下來的三個小節,我們連續有三個很痛苦糾結的和弦,首先是一個 F#dim7、然後是帶有一個和聲外音的 Cm/G、然後又是一個類似減七和弦的東西。

如果要給它設定一個劇情的話,這個就是在說主角決定往新的方向探險之後,知道探險的路一定會很辛苦,所以連續遇到了三個心中的阻礙。

然後小小的備註一下,這首曲子其實有兩個版本,其中的一個版本是沒有這邊 Cm/G 這個小節的,不過這個問題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內就是了。

第四部份:集氣、突破障礙

第 25 小節開始就是一個集氣準備突破障礙的過程。

如果你看最高音的話,他是從 D 開始一路往上爬,到第30小節的時候爬到最高點這個 G,有點象徵就是突破障礙了,然後突破障礙之後,最後兩小節才退掉一點點。

然後你再看最低音,從這邊開始的連續8個和弦的最低音都是 G,我們把這種雖然有換和弦,但是長期不換低音的寫法,就叫做「持續音」(pedal point),我以前有做過影片專門講這件事喔!

最後你再看和弦,這一帶絕大部分的和弦都跟 G7 有關係。所以你看低音一直定在 G,然後和弦也都跟 G7 有關係的意思是什麼呢?如果你是好和弦的忠實觀眾的話,你一定會知道鋪了這一連串 G7 的梗,我們最後期待的當然是 C 和弦。如果像這樣子爬上去,但是一直不給你 C 和弦的話,你就會不舒服。

第五部份:收尾

所以這首曲子的結局呢?在一連串的集氣之後,第 33 小節,我們沒有直接得到 C 和弦,而是得到一個很類似的 C7 和弦。

巴赫很明顯的是不想讓這個地方聽起來太像真正的結束,因為我們前面經過了這麼長的集氣過程,如果瞬間直接在第 33 小節這邊結束的話有點太突然了,所以巴赫最後再用 C 大調的 1-4-5-1 進行,來幫助我們緩和地收尾。

注意這四個和弦,巴赫也都把低音定在 C 不動,來製造一個平靜的感覺;然後我們也許也可以說,最後這四個和弦的功能,跟最開頭四個和弦是非常類似的,所以它也有一點頭尾呼應的味道。


這就是今天這一首巴赫的《C 大調前奏曲》,上面影片的最後有全曲的示範演奏,也會同時顯示文字提示目前的劇情,去看看喔!那希望今天的解說有讓你更聽得懂這一首曲子喔!

延伸閱讀

喜歡這樣的樂理教學文章嗎?

我的同名實體書《好和弦 - The NiceChord Book》,裡面有更多實用的樂理與音樂相關文章喔,到這裡看更多資訊,以及下載試閱本讀讀看吧!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和影片對你有幫助,希望你可以藉由購買我的《鋼琴技巧急診室》《即興幼幼班》課程、實體書大包裝、加入頻道會員,或至少在社群媒體分享這篇文章,以實際行動來幫助好和弦的持續運作。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