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為什麼休止符很重要?

為什麼休止符很重要?

來探討音樂中讓人覺得糾結的「空窗期」!

      

在所有作曲家寫在譜上的記號當中,最容易被音樂初學者忽略的大概就是休止符了;畢竟初學者往往連每一個音彈出來的時機都抓不準了,哪裡還有多餘的時間去在意每一個音要在什麼時候結束。

不過,我今天想要舉三個簡單的例子,來跟你展示為什麼音樂中的休止符很重要,以及一個休止符可以帶給音樂多大的感覺變化。

用休止符製造旋律中的「哽咽」感

第一個例子,我想要用蕭邦的這一首《A 小調圓舞曲》當做例子,先來聽聽看這個小片段。我想要你思考一下,高音部分的兩個休止符造成了什麼效果。

高音部分的兩個休止符(紅底部分)造成了什麼效果?如果沒有休止會怎樣?
高音部分的兩個休止符(紅底部分)造成了什麼效果?如果沒有休止會怎樣?

我會說,像是主旋律 E A BF B C 這兩個小節的節奏,由於在最後半拍有一個音,所以會讓人期待下一小節的第一拍也應該有一個音。例如說,我會自然地期待可能出現類似下圖譜例左這樣的節奏。

但是,如果我故意將第二小節的第一拍留空(下圖譜例右),就會產生一種話說到一半突然中斷的感覺;會有一種空窗期、聽起來比較可憐、淒涼的感受。

譜例左聽起來順暢,譜例右則有話說到一半突然中斷的「空窗期」
譜例左聽起來順暢,譜例右則有話說到一半突然中斷的「空窗期」

比較一次,如果這個段落沒有這兩個第一拍的休止符,聽起來會比較流暢、比較舒適,給人一種沒什麼事情發生的感覺:

如果主旋律沒有那兩個第一拍的休止符的話,聽起來會比較流暢、比較舒適。
如果主旋律沒有那兩個第一拍的休止符的話,聽起來會比較流暢、比較舒適。

但如果故意將這兩個第一拍留空,就會產生一種比較糾結、比較淒涼的感覺:

故意將這兩個第一拍留空,產生比較糾結、比較淒涼的感覺。
故意將這兩個第一拍留空,產生比較糾結、比較淒涼的感覺。

把低音拿掉,留下高音的技巧

第二個例子,是我覺得在各種音樂中都很常見的、突然把低音拿掉,留下高音的技巧。我要以同一首蕭邦圓舞曲的下一句當作例子,先聽聽看這個片段:

注意紅底處的休止符
注意紅底處的休止符

注意譜例中左手部分紅底處的休止符。這種情況下的休止符通常會造成一個音樂突然停頓、只留下高音突然變得很寂寞的感覺。讓我們測試一下,如果忽略這個休止符,也就是把左手的和弦一直按住,會產生什麼效果:

如果忽略休止符的話
如果忽略休止符的話

我會說,如果像以上那樣按住左手和弦,這個地方會聽起來比較舒服、平淡,因為下面一直有聲音支撐著。

但如果像蕭邦原本寫的這樣、在第三拍突然把低音抽走的話,就會造成一種「空窗期」,產生突然停頓、懸空、寂寞的感覺,直到下一小節左手伴奏重新進入時才恢復。再聽一次有休止符的版本:

紅底處的休止符造成停頓、懸空、寂寞的感覺,直到下一小節左手伴奏重新進入時才恢復。
紅底處的休止符造成停頓、懸空、寂寞的感覺,直到下一小節左手伴奏重新進入時才恢復。

在我的教學經驗中,超過 99% 的鋼琴初學者都會忽略這種情況的休止符,覺得這個有或沒有都沒差。但是我覺得只要執行正確的話,這一個休止符是可以讓整體感覺完全不同的。

休止符在當代音樂也同樣重要

接下來是最後一個例子,適當的空白在當代音樂中同樣也很重要。以下,比較同一段音樂的兩種彈法,第一種是鋼琴和貝斯部分都有很多休止符的版本:

鋼琴和貝斯部分都有很多休止符的版本
鋼琴和貝斯部分都有很多休止符的版本

如果我將所有音符都一直拉長,這段音樂可能會聽起來很懶散、缺乏活力:

所有的音符都一直拉長的版本
所有的音符都一直拉長的版本

結語:所有的休止符都很重要嗎?

以上就是今天的、關於休止符為什麼很重要的課程。

當然話說回來,也不是每一份樂譜上的每一個休止符都那麼重要;有一些情況下,有休止符和沒有休止符的效果還真的是沒有什麼差別。但我還是建議,當你下次拿到一份樂譜、尤其是大師級作曲家寫的曲子的時候,不妨去揣摩一下:

  • 為什麼作者要在這裡寫一個休止符?
  • 如果這個位置沒有休止符,會產生什麼效果?

常常這樣做的話,可能會學到很多東西喔!

延伸閱讀

喜歡這樣的教學文章嗎?

我的同名實體書《好和弦 - The NiceChord Book》,裡面有更多實用的樂理與音樂相關文章喔,到這裡看更多資訊,以及下載試閱本讀讀看吧!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和影片對你有幫助,希望你可以藉由購買我的《鋼琴技巧急診室》《即興幼幼班》課程、實體書大包裝、加入頻道會員,或至少在社群媒體分享這篇文章,以實際行動來幫助好和弦的持續運作。謝謝你!